台州市区夜景
关键词: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21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的发源地、市场经济的先发地,近年来,台州在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实践中,初步形成了富有台州特色的“九富”路径,成功摸索并总结出“共同富裕36法”,探索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民营、民富、民享、民治”区域发展之路。
这个春节,潘礼毅忙得不可开交,看着村里人来人往的客流,他既开心又犯愁,开心的是人气旺可以给村里增加收入;愁的是村里虽然有近4000个停车位,可到了节假日还是不够用。
潘礼毅,三门县横渡镇岩下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岩下潘村,距离三门县城区约30公里,别名潘家小镇。
为何这个隐藏在深山里的小山村会这么火呢?答案就是:好山好水好空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2014年村旅游公司成立,并引进旅游开发公司,投资4000万元打造了水坊街,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享有20%股份。
2017年村里开始打造情人谷景区项目,通过村民自愿入股,每股1万元,共投资6000多万元。至今,村民已经拿过两次分红了。
情人谷、水坊街、玻璃天桥……看着客流越来越多,钱袋子越来越鼓,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更甜了。
这个春节,潘家小镇通过合作,推出了看牡丹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去游玩。“春节期间,我们临时招了上百人来兼职。”潘礼毅说,7天假期,潘家小镇的客流量达到了10多万人次。
目前,78户村民有50多户开了农家乐,农家乐经营户户均年收入达到了30万元,成为“绿富美”的缩影。
在台州,不少像潘家小镇这样的村子,实现了从传统村落向新时代美丽乡村的蝶变,走上了共富路:
玉环干江镇上栈头村村民“股东”众筹发展美丽经济,让资金变成了股金,让资源变成了资产,画出“共富圈”;
三门城西村九任书记一条心,带领村民持续推动村庄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共创美好生活,从“一穷二白”蜕变为“村强民富”;
温岭后岭村融合“农林牧渔副”五大生产要素,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餐饮娱乐等为一体“世外桃源”,让“后岭花开”红艳艳;
天台幸福花苑的居民告别原本贫瘠的大山,走进繁华的城镇,努力实现从村民到居民,从“移居”到“安居”的转变,走向幸福新生活;
……
换新颜、强基础、兴产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些村庄仿佛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绿水青山间,演绎着共同富裕路上的幸福角色。在台州大地上,蕴藏着无数的“共富密码”,为继续走好共富之路提供丰富养料。
台州,坚持一村一品、特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
台州,将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通过创新股权模式,引入工商资本等,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台州,以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惠及每一名创业者,推动“小微金改”向“现代金融模式创新”升级,搬走创业者身上“融资的高山”;
台州,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的进程中,率先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民营、民富、民享、民治”区域发展之路;
……
瞄准“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多年来,台州多管齐下,举全市之力共同推进。追求美好生活,奔向共同富裕,不能光看老百姓的钱包有没有鼓起来,更要看精神生活是否富足。
开门见景,推窗见绿。周末,市民们可以去周边的绿道散散步,可以去家门口的“和合书吧”接受文化的熏陶,可以去博物馆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可以去科技馆感受科技的力量。
不少市民也发现,台州的宝藏书店越来越多了,在路桥区螺洋街道水滨村水心草堂里,大家可以探寻5G乡村自助书店的秘密;在黄岩永宁江畔,大家可以去朵云书店品味“书”适生活……找一处静谧书屋阅读,让书香浸润台州这座和合之城。
行走台州,城乡之间的边界也被逐渐模糊。
自2018年以来,台州市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889公里,创成了2个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5个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33个市级示范乡镇,打造了9大交通风景道,进一步拉近城乡距离;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连续8年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可以看到,我市不断加快推动城市功能向乡村延伸,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和经济循环,让更多农民享受城市化的红利。
近年来,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域推进,在省内率先实现“中心、所、站”三级体系架构全覆盖,并依托“百千万”提升计划,在示范性站点建设、多领域实践点、文旅结合示范线打造等方面作了首创性探索。以乡风文明浸润人心,台州正在以精神力量引领向善、规范行为、凝聚共识。
筑梦于乡野间,奋斗于山海间。台州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为目标,进一步走深走实“九富”路径,全力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加速奔跑,确保能够以台州的共富成果为浙江“重要窗口”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