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州,感受稳稳的幸福

2022-02-22 09:01:21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作者:徐颖骅/文 潘侃俊/图

台州市民广场举行的一场集体婚礼,新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关键词 幸福城市

幸福城市不仅仅是一组数据、一个口号,而是老百姓切切实实的直观体现。城市幸福感,是指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赞誉度。

早在2007年,台州就从全国269个城市中脱颖而出,当选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去年,台州再次获此殊荣,这也是台州第六次上榜。

六度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台州开启幸福之门的“密码”,正是“民营、民富、民享、民治”的城市基因。台州历届党委政府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铺就了万家幸福之路。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幸福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在台州,你感到幸福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便是对“此心安处是吾乡”最浅白的诠释。

61岁的张珍玉,原来在临海杜桥居住,退休后便跟老伴一起搬到了椒江城区生活。二老住的小区,跟女儿的新家离得很近,走路不到10分钟。女儿、女婿下班后回来吃饭,外孙早已被接回家,作业都快写完了。

平时,属于张珍玉自己的闲暇时间也很充裕,休闲生活丰富多彩,跟小区邻居闲聊、打牌,去附近的绿道、公园散步赏景,周末到家门口的商超逛一逛……舒适的生活节奏,富足的小康生活,让张珍玉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我们生活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公共交通出行很便利,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更多元化了,大家的文明程度也日益提升了。”张珍玉说,他们一家三代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民生“温度”,“去年,我和老伴的养老金又上调了。我和女儿都能享受到免费的‘两癌’检查,外孙上了心仪的小学,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

台州将幸福生活的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每一个细节,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悉心呵护这座城市里每一个人的幸福。

近年来,台州坚持为民宗旨,不断推动民生事业跨越式发展,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人,从全民共建到全民优享,让群众享受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

台州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教育”,实现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全域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北师大台州附属高级中学、华师大附属台州学校等一批优质学校建成投用。台州学院成功申硕,提升了地方办学层次,并力争升格为大学。台州深化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列入国家试点,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入选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台州创新课后服务做法,获得央视3次点赞。去年全年新(改扩)建45所幼儿园,新增学位13800个;新(改、扩)建9所中小学,增加学位11260个;创建12所智慧校园,新增252个新型教学空间,新改扩建10个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评出13个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54个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获得省级嘉奖……

全民医保让病有所医有了更好的保障,稳稳托起民生幸福。我市全面建成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其他保障措施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创新推出“台州利民保”;困难群众住院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全省最低,全年减轻群众药械负担超5亿元;全面推进医保领域数字化改革,实现与国内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门诊直接刷卡结算,医保电子凭证一人一码、全国通用,全市1862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就医购药“脱卡支付”全覆盖。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支撑。我市加快“健康台州”建设,深化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高端医疗资源加快落地,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城市医联体建设列为国家试点,新增2家三甲综合医院、1家三甲中医医院、1家三甲中医骨伤医院,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台州医院东院区启用,“5G+医疗健康”“云上医共体”等项目深度推进……

文化,成为老百姓幸福生活的精神滋养。和合文化,是台州人文化自信的内在归属和底气所在。近年来,和合文化百家讲坛、和合文化全球论坛陆续开展,和合文化元素融入精品文艺作品,和合文化走进学校、社区、企业,“和合之花”在台州遍地盛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我市深入打造文化强市,积极推进“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层出不穷。朵云书院、大隐书局、三联书店等品牌文化资源不断引进,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活动丰富,和合公园、和合书院、和合书吧等建成开放,台州大剧院、音乐厅等文化新地标指日可待。覆盖率90%的农村文化礼堂搭载文艺盛宴,成为台州乡村的亮丽风景。

置身于幸福城市台州,幸福感流淌在城乡大地,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台州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奋力书写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擦亮幸福城市的金字招牌。

编辑:泮非非 责任编辑:颜琪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