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阳:家乡阳光正好

2022-03-18 08:06:25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颜 静

林家阳,温岭太平人,出生于1955年,同济大学设计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留德学者,现任教育部设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十大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领衔大师,为台州学院第一位“三台学者”。40余年来,他对设计教育不懈探索和追求,推动了中国设计教育改革创新,被誉为中国设计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

林家阳在温岭石塘建造的大师奖博物馆。 感谢采访对象提供图片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集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于一体的制服装备成为赛场上流动的风景。温岭乡贤林家阳是这道风景背后的一员。作为北京冬奥会制服装备专家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在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征集活动中,他全程参与了国际裁判、志愿者、中国运动员等服装的终审。

这不是林家阳第一次参与国际体育盛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处女作《零的突破——第十一届亚运会招贴画》获亚运会招贴设计大赛一等奖。他曾为之倾注了青春的汗水和心血,也由此爱上体育艺术。

2003年8月3日,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首都北京天坛祈年殿前翩然出世。由国内外著名奥运专家、教授和设计师组成的国际评委团11人名单中,林家阳的名字赫然在列。

从无锡,德国,到上海,从亚运选手到奥运评委,从求学到执教,从参赛者到发起人……40余年间,从滨海小城温岭走出去的林家阳已拥有多重身份,却只坚持做好一件事:推动中国设计和设计教育的进步。

成长

1955年3月,林家阳出生于温州平阳。因其外公成分问题,母亲一家迁移上海,襁褓中的他被寄养在箬横一户渔家。直至他3岁,祖父才把他接回身边,姐弟五人一同长大。

在温岭太平林家里,林家阳度过了十分困难的年少时光。9岁时,家里借来学费才上了小学,由于家庭成分和社会关系,他成为班上最后一个戴上红领巾的孩子。初中时,三次申请入团,又是最后一个获批。但这些困难没有磨灭林家阳对未来的憧憬,因为他有了自己的爱好——绘画。

小学阶段,林家阳就展现出绘画兴趣和天赋,直至初中,班里的黑板报都由他一手刊出。15岁那年,他第一次到石塘海边写生,陌生又新奇,感受到创作的快感。其间,他师从温岭剪纸名家林荣文、画家郭修琳等人,博采诸师艺术之长。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林荣文启发了他的艺术热情,带给他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郭修琳培养了他的创作灵性和艺术家气质;袁振璜、王小平、朱国庆教会他如何理性思考艺术;陈龙、周若兰给了他正统的学院派熏陶。

1971年,林家阳以人工降雨为题材,创作了《毛主席送来幸福雨》。这件作品被县文化馆选送上去,最终送到省赛。作品主题构思新颖,歌颂毛主席和共产党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也表现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天赋和潜能,引起省里评选专家的关注。

是年夏,浙江省美术创作班子为推荐参加全国美展的作品,从全省抽调优秀艺术创作人才,集中在莫干山对全省重点美术作品进行加工,16岁的林家阳是这个创作班子中年龄最小的成员。在3个月的创作活动中,他认识了不少美术界的精英,坚定了为艺术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绘画水平的渐长和父亲是分不开的。”父亲是音体老师,林家阳记得,父亲发现他喜欢画画,却没钱买书,就拿着剪刀到县城几个报栏剪报,“白天去观察,夜晚没人了剪下来给我。一张张摄影图片,一幅幅绘画作品,一个个小报头,用印刷厂的边角白卡纸装订成册。坚持了10年,从我小学四五年级绘画第一次获奖开始,一直到上大学前,从未间断,装集成册的剪报达一人高。”

中学毕业后,林家阳在温岭方城小学、横湖小学担任过代课美术老师。1975年,两个哥哥以务农代价换来他到地方国营温岭电动工具厂当学徒的机会,厂里的产品是国家指定支援非洲的电动工具。厂长章小冬爱才,为林家阳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除了参加政治宣传外,还派他去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上海分公司学习,他的设计之路也由此开启。

“文革”期间,林家阳没闲着,写标语、画海报。“我的美术字写得很好,只要我一出面,围观者上百人。”在上海学习设计期间,他认识了著名装帧设计大师、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任意先生,并得到其悉心指导。这段在温岭和上海的设计实践经历,为他后来在大学读“产品造型”专业打下了基础。

“文革”后,高考恢复,林家阳参加了1977年、1978年高考,均以优异成绩通过浙江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考试,但都因政审不过关,被拒之大学门外。

1979年,高考政审条件限制放宽了,25岁的林家阳再次报考,大学梦如愿以偿。

留学

在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林家阳度过了刻苦而充实的四年大学时光,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这成为其后续艺术发展的重要支撑。1983年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并不断寻找机会提升自己。

德国是最早建立现代包豪斯(Bauhaus)设计教育体系的国家,汇聚了一大批世界顶级的设计大师。1986年,林家阳报名了轻工部在天津举办的德语培训班,一学就是一年半。

“时间和机会对所有人都是均等的,关键是你能不能抓住,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就是你个人经验和成果的积累。”在林家阳的成长和工作经历中,这个道理得到多次验证。

1990年,林家阳在北京一家画廊遇到驻京工作的德国人鲍尔萨克斯。他主动上前用德语与其交流,表达了对德国设计的见解,并介绍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经历。短短几分钟的对话,让这位驻华官员对他印象深刻。这次谈话也改变了林家阳一生的命运。

鲍尔萨克斯从林家阳身上发现了一股锐气和执着,决定帮助他。经过鲍尔萨克斯的竭力举荐,1991年7月,林家阳意外获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 (DAAD) 的邀请和破格资助,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研修。

第一站是卡塞尔艺术学院(GHK)。“到了德国,才意识到中西方设计学科的差距之大。”除了中西文化和课程内容的差异,让他感触颇深的是,在这个国家,他遇到的每个人都很敬业且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极致。

林家阳上的第一节课是印刷课。实验老师保尔是一位身兼数职的临时工,每周只有两个下午、6个课时工作。他清楚记得,在这6个课时中,保尔可以把印刷车间清洁整理得一尘不染,打开每个抽屉都非常有条理,26种型号的绘图铅笔按序号排列整齐划一,不同用途的橡皮、尺子等工具摆放得井井有条,令人敬畏。

保尔的教学也极为生动多彩,在他的课程中,林家阳第一次知道,纸张是有经纬线的,经线和纬线特性各不相同。“他当场把纸撕开做对比,让我们学会如何选用纸的方向,同时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粗细不同的纸张的撕裂纹理,细的像流水,粗的则像高山。他又强调铅笔涂抹后的不同质感,用不同的铅笔和纸张画线条,以展示不同线条质感的特性。”这堂课让林家阳领教了德国大学一个临时工的专业素养、理论和实践水平,明白了什么叫职业化。

此后,他在盖哈特·马蒂亚斯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从事教学研究,他的勤奋、优秀和远大志向,给国际顶级视觉设计大师冈特·兰堡等教授留下深刻印象。一切都是一个思想者、一个勤劳者、一个追求者的水到渠成。1992年,林家阳再次破格获得长达5年的弗里德里希·罗曼基金会(FNSt.)资助,转入柏林艺术大学(UDK)深造,师从克里斯坦和霍尔戈·马蒂斯两位名教授,并获得艺术设计学硕士学位和艺术大师生。

在这些国际一流的视觉艺术大师、设计教育家的直接教导下,他的思想观念和艺术修养产生了质的飞跃,人文素养也得到全面提高。

“儿时母亲不在身边,记忆中父亲总会把家里百余平方米的小木楼打理得整洁干净,每年春节前夕,带上我从窗户到内墙,用报纸加白纸糊上两层。我们虽然穿得陈旧,可母亲每次回家,总会把全家人的衣服缝补得干净利索。即使没有经济上的富裕,我们兄弟姐妹还是追求一种朴素的美,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学习和工作中。”他说,到德国后,自己的审美眼光、情趣进一步提高,“美在德国人的公共环境、学习环境及生活环境中无处不在。”

改革

1997年,完成留德学习后,林家阳义无反顾选择回国,回到了母校无锡轻工大学,全身心投入中西文化的融合和艺术创意思维的引领当中。当时,他面临的是这样的教育:考学之前必须学会画人物、静物、石膏像,入学以后还是用一两年时间来继续画这些东西,整个教育基本上是在模仿过程中度过。

一幅迎“十五大”的招贴画让他印象深刻,那是少年儿童放飞和平鸽的画面。“接下来香港、澳门回归看到的招贴画也表现了同样的画面,只是小孩的形象换了,而画面的背景也是千篇一律的。我琢磨了很久,为什么这些作品出自不同设计师之手,却都一个样?我认为这完全是评审者的意志和学校的模仿教育导致的。”林家阳说。

于是,他进行教学改革,把世界先进的设计艺术思想和教育改革理念带进无锡轻工大学。1997年末,林家阳被任命为设计学院院长。

“无锡轻工大学的工业设计系在中国建系最早,承担着改革开放后国家对我们的厚望,我们一定要走在前面,为全国的设计教育做出表率。”那年,他和虞海良、唐戌鸣两位老师受邀去国内许多高校宣传交流,围绕绘画和设计、设计师的使命、如何培养有用的设计人才等命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课程内容和培养计划,获得一致认可。

林家阳打破了学院数十年不变的本专业高考内容及方式,从新生入学选拔抓起,改变了设计教育多年来混同其他绘画专业用一套试卷及考题的做法。他因此成为中国设计艺术创新教育改革的主导者,一名与陈旧观念战斗的“战士”。如今,设计创新教育几乎成为林家阳的代名词,无锡也被称为中国设计教育改革的发源地。

“有一种超越的力量推动我去改变这种状况,我觉得应该制定出一套新的标准、新的规则、新的评价机制,让国内学生和老师看到什么是好的设计,但改变这种模式非常困难。”于是,林家阳搭建平台举办全国视觉设计大赛和高级研修班,即1997年筹备、1998年启动的,分别面向学生和老师的“大师奖”和“大师班”,一直延续至今。

“大师奖”已举办20届,前三届的主题都围绕提升大学生的设计创意进行,比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中国第六届艺术节等公益广告创意。后来逐渐有了企业的参与,如无锡小天鹅、上海的德国西门子移动、浙江古越龙山酒业、香港瑞安集团地产、景德镇陶瓷等。就这样,赛事很自然地被推向了市场并和企业需求接轨,平台还参与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视觉形象设计组织活动。

作为高端学习考察体验交流平台,“大师班”为学员量身定制最有文化和艺术价值的行程路线,并多次走出国门,到德国、芬兰、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国考察学习,至今已举办41期。

2002年,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家伦、人事处长朱绍中来到无锡,邀请林家阳担任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院长和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在国际大都市上海,林家阳又投入新一轮的设计教育改革。

2004年初,林家阳工作室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上海市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成为上海十个最具创新实力的设计机构之一。次年9月,中国创造学会和国际管理学会联合授予林家阳的“创意大国手”称号,全国仅6人拥有。

在同济大学的5年时间,林家阳充分整合并有效运用他多年工作成果,使他和他领导的学科及工作室在社会上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还受邀参加央视、上海电视台等媒体访问。在同济大学的学科建设方面,完善了传播和艺术两个方面6个专业的构架,并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创建了传播学和艺术学两个硕士点。

其间,他将相当多的精力放在课程、教材的建设上,硕果累累。2004年,他回国创建的设计基础创新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奖”;2005年,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成功申报并出版一套“十一五”规划教材;2007年,他多年积累创作的《构成设计》《文字与版式设计》《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均获教育部“全国精品教材奖”。

多年来,林家阳出版的教材被不断再版。其中《图形创意》不同版本已连续再版并多次获奖;其首部设计著作《林家阳的设计视野》倍受读者欢迎,在市场上数度脱销。回国25年来,林家阳受邀担任200余部设计类教材的总编工作,有力推动全国性设计艺术学科的教改进程。

回乡

春日早晨,阳光照耀着石塘海利村,在错落的石屋民宿间,大师奖博物馆别具一格。“我似乎在家乡的阳光下前行,心底铺满温暖,眼前总是希望。”面朝大海,林家阳目光坚毅。

人生中有两次决定,林家阳不曾含糊:一是回国报效,德国学成后,赶在生日前一天,他回到母校,毫不犹豫,没有条件;二是回归故里,65岁退休,他不留恋都市生活,回到温岭石塘,振兴乡村文旅事业。

留学归来,林家阳十分关注家乡的教育文化与发展。2012年,出资20万元举办温岭市小学生创意设计大赛;2016年,联合台州市委宣传部等部门举办“台州杯”大师奖创意大赛;2017年,建立“设计大师温岭工作站”;2017-2019年,引入全国艺术人才和同济高材生到海利村,开展公益设计;2021年,被聘为台州学院首位“三台学者”资深教授……此外,他还牵手国家教育部设计学教学委员会在石塘召开新一届组织机构成立大会。

“出发,是为了更好地回归。40余年,无论是在无锡、上海学习工作时,还是当年去德国深造,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街一院、一草一木都令我魂牵梦萦。”因为生于平阳,他被取名为“家阳”。巧合的是,这名字又寓意“家乡的第一缕阳光”。

几年前,林家阳重返渔村,被金沙湾及海利村独特的景观、别致的石屋民宿吸引,对于村庄发展,他有自己的见解。“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个村庄,想要给人留下记忆,必须要有内涵。”

2018年,林家阳用毕生积蓄加上贷款,投入上千万元,在海利村打造了这座大师奖博物馆。博物馆设有展区、会务、咖吧、大师工作室及公共服务空间等,展出“大师奖”20届赛事的获奖精品。对他来说,大师奖博物馆不仅是创意展示平台,也是家乡的设计师培育基地。

“台州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以加工为主,缺乏核心创造力,因此附加值低。博物馆通过大师奖聚集全国设计人才,以工业设计来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长远看,林家阳希望利用自身国际化工业设计相关资源,吸引更多艺术人才落户石塘,打造艺术村落,反哺家乡经济建设。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刘宁博士考察博物馆后,主动提出要在此挂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石塘国际设计村”“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石塘集成大学”。

林家阳还有营造石塘文化氛围的宏伟规划:建立3个博物馆,即大师奖博物馆、正在建设的椅子博物馆及国际时尚设计博物馆,还要搭建国内10所著名艺术、传播类高校组成的创新平台。

“我常问自己,家里人都已经出来了,回温岭的理由是什么?”林家阳心里清楚,那是对老家的一种情感,是文化的情结。

他记忆中的温岭,就像连环画里的插图那么美,城里是个盆地,四面是山,城墙上可以放风筝,城墙外都是溪坑沙石,城里的妇女周末会到沙石堆上洗晒衣服,洗衣的敲打声和妇女孩子的戏水欢笑声,仿佛是一段有韵律的乐曲……

“这些文化逐渐消失,只依稀储存在我记忆中。”林家阳说,如今“80”“90”“00”后很难再有这样的情结,“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任何值得记忆的文化符号,没有这些建筑和符号,一个城市就等于没了故事。”这些年,林家阳一直呼吁,要增加台州、温岭的文化设施建设,赋予城市精神内核,给乡贤们留点念想,给孩子们留下一些记忆,让他们长大出去之后也眷恋故乡。

(本文参考文献《林家阳的设计视野——设计创新与教育》《二十年杏坛情》《创意大国手——记林家阳教授的艺术创新之路》。)

编辑:泮非非 责任编辑:颜琪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