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市两会特别报道·仙居篇 | 神仙大农:带领小农户闯出大市场

2022-04-13 08:34:58  来源:台州新闻客户端   作者:记者 张妮婷 张光剑 实习生 周文雨

四月的春风,蕴藉着温暖与希望。

4月1日一大早,吴燕玲就从埠头镇驱车来到神仙大农白塔旗舰店,她作为仙居县裕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代表,为“神仙大农”的员工介绍企业产品的情况。

“我们的米线是‘埠八样’之一,原材料主要向当地农户收购……”十余位工作人员认真听着产品介绍,以后,他们将作为“导购”,为游客讲解各类仙居特色农产品。

image.png

“3月15日,神仙大农白塔旗舰店正式试营业第一天,店里就迎来的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浙江神仙居旅游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杨俞娟表示,3月19日,神仙大农的淘宝企业品牌店和抖音官方店也正式上线,并且配备了专业的主播、直播间、样品展示区,集产品销售、展示、直播于一体,线上线下齐发力,让仙居优质农特产品更好地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

今年来,仙居县创建“神仙大农”区域公用品牌,将其作为重要抓手,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旅深化融合,解决了仙居几十年来徒有好产品,没有好品牌,小农户难拥大市场等问题,为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助力。

夜谈诉困境:好产品难有好价格

“我们的茶叶没有品牌,卖不出好价格,且没有销售渠道,都是缙云过来低价收购茶青……”今年春节假期一结束,仙居县委书记崔波就赶赴仙居最偏远的安岭乡开展“共富夜谈”。茶农们借机说出了他们遇到的困境。

当晚,说的是安岭茶农的难题,道的是仙居农产品发展的“顽疾”。

仙居特色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经济效益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即便有年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31%的杨梅产业,但是缺乏其他支撑性特色农业产业基础的短板也较为突出,地域性以及季节性制约都较为明显。

在仙居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与之相配套的周边特色农业衍生产品不多、精品化不高,除去杨梅其他特色农产品拿得出手的较少,可供游客选择不多。

“游客十有八九都要问我们有没有什么特色农产品,我说不出来。”淡竹民宿颇有名气,每逢旺季,游客络绎不绝,“除了杨梅,没有产品可以推荐”成了不少民宿老板反映的问题。“仙居有很多好产品,但是没有一个品牌让我能放心地让游客去购买。”

image.png

仙居因为特殊自然气候“小火慢炖”,农产品品质较高,原生态风味十足,属于生态限量精品,但是酒在深巷无人知,除了仙居杨梅名声在外,其他农产品没有一个统一响亮的品牌。

没有品牌,带来的是小农户产出的农产品只能散装流向市场,没有议价权与溢价空间的困局。

仙居社会各界对于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愿望非常强烈。

如何解开困局?

夜色如墨,灯火通明,崔波提出,创建区域公用品牌,为仙居好产品打造出一块金字招牌,同时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神仙大农”由此诞生。

融合破难题:农旅携手创优品牌

“神仙大农”第一间旗舰店就坐落在神仙居景区游客中心对面。这是仙居对农旅融合,实现1+1>2的考量。

旅游如何带动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产品如何反哺旅游?

怀揣着农旅融合的思考。今年,仙居成立了县旅游集团下属子公司浙江神仙大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该品牌的运营管理事宜。

image.png

杨俞娟是集团班子里融合的典型——曾担任仙居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现任浙江神仙居旅游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横跨两界的工作经验,让她在“融合”文章上想得更深。

“不是所有的农产品都能进入‘神仙大农’品牌。做品牌的前提是要做标准化,产品定位是面对中高端市场,品控很重要。”杨俞娟说。

为此,仙居设立了“六控法”,对产品设立门槛,进行把关。

自控:所有申请进入“神仙大农”品牌的企业,必须就产品品质给出承诺;

技控:由农业农村部门、市监部门,在生产端建立标准的生产体系。同时加强农业技术的指导,建立源头农产品控标准体系;

数控:以数字化手段做品控管理,对农产品进行全程质量追溯。通过“浙食链”“亲农在线”“浙农码”等,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平台合力;

抽控:所有产品进入神仙大农前,都要进行抽样检测,委托第三方进行质量检测;

人控:每个产品组都有产品专员、品控专员,从申请到加入,品控专员全程跟踪;

组控:作为政府建立的区域公用品牌,仙居发挥组织力量,发动乡镇党支部、村委会对农户进行监管,把好品质生命线。

如今,在神仙大农白塔旗舰店,共67种来自全境20个乡镇街道的独特农业产品,在展架上整齐摆放,土鸡蛋、杨梅酒、馒头干等,经过层层筛选,来到了游客面前。

image.png

不少农产品包装较之以往,有了不小的改变——安岭茶叶做成了小罐茶的形式、大米在小巧的新包装下成了伴手礼的不错选择,这些都是由神仙大农公司统一收购农产品后进行加工包装的。

“做旅游的,更懂得市场的需求,更知道游客的消费心理。这是我们跨界进行产品开发、做农产品销售的一个优势。”浙江神仙大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吴艳说。

在旗舰店各展柜前仔细观察一番,就能发现在品牌的包装上,也有着细微区别。

对仙居目前的强势特色农产品,如聚仙庄杨梅、仙青茶叶等,仙居采用“母子”品牌联动方式运营;

对尚未形成特色强势的产品,则由浙江神仙大农农业发展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包装后以“神仙大农”品牌销售。

“有了品牌,产品的附加值就高了。以‘中浙优8号’仙居大米为例,原先加工企业向农户的收购价为3至4元每斤,我们的收购价是6元每斤。”吴艳说,“将‘神仙大农’品牌与拥有神仙居景区这一优质资源的县旅游集团捆绑,可以充分借助旅游集团平台资源,更好地宣传、营销‘神仙大农’产品。实现品牌创建与企业发展双赢。” 

招商引活水: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神仙大农”的初心,就是把农产品卖出好价格,为当地农户带来增收。但是目前进驻的企业,多是当地发展多年、有成熟生产体系的老牌农业公司,小农户如何搭上大品牌的便车?

单凭小农户的个人力量是不够的。小农户+农业加工企业+神仙大农品牌,这是一个完整的思路。

如今,各乡镇为了让当地的农产品进驻“神仙大农”,招引农业加工企业,对接两头,引来了活水,盘活了当地的老产业。

在埠头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肥沃的土壤,孕育了历史悠久的中药材种植文化。但药材种植产业缺乏企业带动的问题一直存在,小农户直接闯荡市场,带来的是产量不稳定、价格没保障。

2021年,埠头镇招引的大陈谷中药材有限公司成立,以道地药材种植和中医文化为立足点,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助力共同富裕。今年3月,该公司准备了十吨种苗,免费提供给种植户,并签订回购协议,规定了最低保障的收购价格。为当地中药材产业带来了“变革”的声音。

变革之一:老产业迎来新技术。

“当地农户的种植技术都比较好了,但是他们采取的是传统的种植方法,我们能为他们提供的是新技术。”大陈谷中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项超伟说。

四月细雨蒙蒙,中药材田里白术幼苗陆续冒头,项超伟要在这个月,走遍26户签约种植户的农田,去找问题,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

变革之二:好产品卖出好价格。

冬季是白术收获的季节。往年,埠头镇大陈坑村的白术种植户翘首以盼的磐安药材收购商,并不能带来符合药材品质的价格。

image.png

今年,大陈坑村的种植户不用再等着磐安药材收购商了,更不用担心药材跌价。一张保底收购单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现在我们一期种植面积接近一百亩,以白术为主,后续我们会对其他药材进行再研发,把埠头原先有记载的道地药材恢复起来,把老产业盘活。”项超伟说,“目前包装正在逐步进行设计中,后续会申请进入‘神仙大农’品牌体系。”

在乡镇加足马力招引加工企业的同时。“神仙大农”也让广大的小农户意识到:只有标准化、规模化才是出路。

在仙居县湫山乡三都村,村内3000多亩的无人管理的油茶林由村集体统一管理。而素以油茶闻名的方宅村,在油茶加工厂的建设上加足马力,目前在完成加工厂选址的情况下,抓紧加工厂厂房设计,预计在11月份投入使用。

老产业有了新活力,这是“神仙大农”对内的品牌效应。

“原先农户没有生产标准,种多种少没关系。现在我们积极培育主体,盘活产业,达到优质优价的目的,为小农户带来更高的收入。”杨俞娟表示。

建链清病灶:品牌倒逼产业升级

茶叶产业链从无到有。这是今年安岭乡的最大变化。

仙居县安岭乡海拔较高,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其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种有茶叶7000亩,是当地的一张金招牌。

光凭金招牌没用,要想加入“神仙大农”,还需要产业链的支撑。

“安岭的茶叶,深加工能力不足,没有自己的品牌。”安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徐雄建坦言,“安岭全乡的炒茶机不过两百多台,至多能对四分之一产量的茶叶进行深加工,缺少产业链,无法进入‘神仙大农’体系。”

此外,在安岭乡走上一圈,就能发现,许多茶农用的包装,都印着外地牌子。安岭茶叶贴着外地标签,这是当地产业低、小、散发展的无奈。

image.png

“一开始,我们想把外地的大型茶企引进来投资办厂。但是大型茶企,要考虑投资的收益跟回报,安岭地处偏远,难招引。”徐雄建表示,去年,安岭乡转变了思路,“与其引外地企业进来,不如内生办起小型企业,先实现零的突破。”

去年,四联村在市县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下,利用闲置房屋,购置了一套三十余万的茶叶加工设备,并着手进行企业注册、SC认证、商标认证等。

18台全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在连续运转,满室茶香……如今,四联村的茶叶生产线一天能加工八百斤到一千斤左右鲜叶。

image.png

有了完整的产业链,本地的加工能力强了,为茶农带来的了更稳定的市场价格、更合理的采摘时间安排。“原先要送去缙云卖,现在家门口就能加工茶叶,茶干我们就不愁卖了!”

此外,为了加强安岭乡的茶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安岭乡进行结对帮扶。

从种植、修剪、施肥、采摘、制作等环节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中茶所的专家为茶农们提供全方位指导,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同时,相关的茶叶产业规划也在制定中。

今年,中茶所在安岭开展的两次培训,座无虚席。当地炒茶师傅尹荣岳回回都去,对未来,他满怀期望。

“今年炒茶厂建立起来了,产业链起来了,专家还上门送技术指导。”尹荣岳说,“有了‘神仙大农’品牌,安岭的茶叶能有自己的包装了,希望以后我们的茶叶能进超市,面对更大的市场!”



记者手记

用“金招牌”盘活特色产业


“特色农产品产业低小散发展,没有品牌”是仙居几十年来的问题。为此,仙居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的“神仙大农”区域公用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组织专班工作人员赴丽水市、金华市等地学习借鉴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优秀经验。


如今随着“神仙大农”品牌的成功创建,仙居特色农产品产业的“陈年顽疾”正在逐渐根除。一条条产业链建立起来,植根当地多年的特色农产品老产业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入驻仙居,为小农户与大品牌搭起桥梁。


可以预见,“神仙大农”不止给农户带来几块钱收购价的提升,更为核心的是对当地产业的带动发展——


要进入神仙大农就必须有相关资质,要有品质的保障,就要求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朝着标准化、规范化前进。安岭的茶叶产业链是就是目前最典型的例子:从低、小、散到建起炒茶厂;从买外地包装到有了自己的品牌包装。


进入神仙大农后,品牌成为了产品质量的金招牌,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更大的溢价空间。而为进入“神仙大农”体系,仙居特色农产品产业也将开启转型升级的关键机遇期,逐步实现自我更新。



编辑:泮非非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