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才强:老百姓笑了,我们心里就甜了

2022-08-22 08:36:31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王卫君

鲁才强(左)在检查指导防火工作。(资料图片)

2021年正月初八晚8点,椒江区葭沚街道井马村200多名不满过渡房二次搬迁的群众围成圈激动讨论,甚至能听到个别骂声。被围在中间的一名中年男子耐心聆听,等群众平静下来后,再一个个比对政策、做解释……1个月后,这120余户群众满意地搬进了过渡房。

人群中耐心做工作的,正是葭沚街道党工委原书记、现椒江区委办主任鲁才强。在葭沚履职的4年半时间里,他被群众这样围了不知多少次,但他总说:“我不怕被群众围住,只怕群众的工作没有做透做好。”

沉下心、扑一线,啃下“硬骨头”

2017年11月,做了15年组织工作的鲁才强,刚到任葭沚街道办事处主任,就迎头碰上了“硬茬”——“一江两岸”葭沚水城项目征迁,有近200多户群众不愿配合签约。

迅速熟悉政策后,鲁才强第一时间参与攻坚小组,带头开展征迁群众思想工作。

辖区有5户征迁群众,因为家庭困难,早年卖掉了一间宅基地,三代同堂7口人住在一幢三层的房子里。按照征迁补偿政策,他们只能分配到130平方米的一套房,根本住不下7口人,一直未签约。

鲁才强多次带队上门了解情况,在翻阅政策、咨询部门、小组会商后,提出从附近村回购存量的宅基地,以置换平移方式予以解决。方案提出后经过集体研究、细化政策,最终推动这批住户成功签约。签约的“钉子户”,反而成了助力征迁的“宣传员”。

“啃”下硬骨头,既要关心群众利益,更要有敢于碰硬的铁腕。“做征迁工作就像挖笋,把包裹笋的坚硬外壳一层层去掉,才能成功挖出笋。”鲁才强说。就这样一户户“挖”下去,不到半年,200多户征迁户全部签约,安稳住进过渡房。

有原则、讲灵活,一心为群众

“我处理工作有三个原则,无私利、普惠性、集体决策。靠着这三个,底气十足。”鲁才强说。

下北山村村留地涉及杭台高铁项目,因为补偿问题拖而未决近3年,成为杭台高铁最后的堵点。

鲁才强多次走访后了解到,下北山村的留地在2016年曾挂牌出让过,但因为杭台高铁项目叫停了挂牌。当时挂牌出让收益预计为800万元/亩,但按新政策只能按片区价268万元/亩予以补偿,村民心里有落差。

仔细查找该村历史后,鲁才强发现政府曾签出过挂牌部分每亩510万元的协议。他统筹考虑历史遗留和政策原则,灵活地对该村地块进行分散处理,不同地块参照不同政策,终于打通了堵点。

“鲁书记是个实在人,能为百姓办事。”时任下北山村主任郑士达说。

80多岁的王大爷平生不爱出门,只爱种兰花、养鸟。征迁干部去他家做工作,他门就开一条缝,根本不搭理。鲁才强跟小组成员“头脑风暴”后,决定从花、鸟的习性中,跟老人找共同语言。

在多次闲聊攀谈后才得知,老人一直有想把院中樟树保留下来的心结。“行,我们把树保留,如果新安置点没法种的话,先种在苗圃里。”鲁才强一锤定音。

如今,那棵樟树已种植妥当。

连轴转、统筹抓,干出大变样

新晋“网红打卡地”滨江公共空间,1年前还是个砂石铺满、煤堆垒起、尘土飞扬的“工业锈带”。

“当时这个区块有五六十家砂场、煤场,因环境恶劣成为中央环保督察重点整改区域。我们就想着把砂场整治跟城区开发建设结合起来。”鲁才强说干就干,每星期必下两趟沿江区块,踏勘现场、了解情况,并多次召开砂场、煤场负责人会议,“出门一身白回来一身灰”,不到20日便走遍了区块的角角落落。

深入调研后,鲁才强推动区里出台“五个一律”整治铁律,并联合多部门组成整治专班,多管齐下抓整治,该区块的18家砂场、28家煤场、10家非法码头、5家堆场、215条传输带全面清退。

如今数百亩“锈带”化身生活“秀带”,商业综合体、渔都小镇也在规划建设中,脏乱差彻底成为了历史。

在葭沚街道工作的4年半,苦不苦?鲁才强说:“苦。”

这4年多时间里,大年三十单位留守人员中永远有他;周末能回家给家人做饭的日子,屈指可数。

但看着如今日新月异的葭沚,鲁才强说:“做基层工作,就是要服务一方百姓,守护一方平安。看到老百姓笑了,我们心里就甜了。”

编辑:泮非非 责任编辑:杨能勇 审核:刘锦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