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最美
林 立
天台后岸村,我曾多次游玩。每次驱车前往,最让我向往的就是“在路上”的体验。
这条路的官方名称是“后岸—寒山—始丰源旅游环线”,身为游客不一定记得住,但读到稿子里提到的这条路,以及这条路带给后岸一代人的财富时,我脑子里自然而然就开始播放自驾在这条环线上的画面。
韩寒导演的电影《飞驰人生》里,男主角赛车手张弛有一种特殊功能,就是能把复杂的赛道全盘复刻到记忆里,即使坐在房间里也可以闭上眼,在脑中模拟一场赛车行驶。
这真不是什么艺术夸张,对于后岸这条旅游环线,我差不多就能在脑中复刻。
我记得这一路上的溪流会在哪个路口出现,某一幢路口的民宿墙上爬满绿藤的模样。冬天,一路寒气,使人精神爽朗。夏天,后岸上游水库泄洪后,溪流内部温差巨大导致水面升起阵阵雾气,沿路开着,望向水面,仿佛自己开在天路上。
“要想富,先通路。”这是一句带着泥土芬芳的、具有质朴价值观的老话。而后岸的这条新路,对我这样的游客而言,是一条“心路”。
它将偏僻小村与繁华小镇连通,为村民们带去实在的福祉。反之,城镇游客驱车而来,在这样的路上,那满满的精神收获,则让人获得超越金钱意义上的富足。这种富足,对村民来说,也是价值连城的。
一条路,可以让偏僻拥有意义,可以让乡村成为归宿。我以为,在我国不断拓展的路网中,乡村新路是最明亮的标识。它让所有人深刻地感受到,“幸福”,就是一脚油门,便可与远方的诗意融为一体。
我担任编剧的一部微电影,就取材于后岸,摄制于后岸。
剧中的两位男主角,是从小的玩伴。后来,他们因为一方的父母要去城里打工,天各一方。成年后,留守后岸的那个男子,铆足了劲要离开这里。而未曾想,当年离开的那个朋友,却选择了回到后岸。
“回到后岸”的核心创意,就是我和导演组一次次行驶在后岸旅游环线上时想到的。我和他们说,虽然我不是后岸人,但每次在这条环线行驶完,我都能切实感受到一个后岸游子迫切回家是什么心情。
“因为这样的新路,他心里也就有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