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微微照顾重症病房的患者。(采访单位供图)
5月9日,台州市中心医院援沪核酸采样队凯旋。对于正在隔离的队长阮啸啸而言,紧绷的神经难得放松,“我们的回归证明疫情逐渐好转,这是护士节最好的礼物。”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一如“提灯女神”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精神,台州市中心医院的护士们白衣为甲,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提灯而行。
抗疫“最美逆行者”
从事护理岗位18年,阮啸啸觉得“从来没有这么累过”。疫情之下,她主动请缨,援沪战疫。
援沪团队驻地在湖州长兴,天色初晓出发,披星戴月归来。“每日往返于湖州与上海,队员很累,所以我得是队里的‘小太阳’。”阮啸啸说。
“一组、二组、三组……出发!”援沪大巴车上,她气势十足。
特殊时期,队员们执行任务必须连轴转,还要在多个社区进行高强度的“游击战”。最多的一天,她们靠12个人完成了6000多管的采样。“帮市民做完核酸时,有人会说谢谢,我就想,那么辛苦值了。”
“小太阳”还会画画。上海市民在做核酸时,会发现“大白”的防护服上绘有“花仙子”等漫画人物,十有八九属于阮啸啸的“杰作”。
上海某方舱窗外,偶有鸽群飞过,像极台州市民广场的天空。感控护士郑巧燕望了一眼,继续低下头,清理方舱垃圾。塑料袋经她巧手,被做成背包。
“消毒一下,台面擦一下,检查一下口罩和防护服……”她拎着消毒壶走过,是同事眼中舱里最“唠叨”的大姐大。
然而,大姐大也会在深夜,因为紫外线灯灼痛了眼,在群里紧急求助眼药水。
难得的闲暇时间,她不忘督促女儿的功课,提醒辅导课时间。女儿因病考试失利,她在视频的另一端,看着女儿哭泣的模样,也忍不住红了眼。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台州市中心医院800名护理人员中,超半数投身抗疫战场,成为“最美逆行者”。“我现在所做的,是为了和大家一起实现平安回家的愿望。”郑巧燕说。
天使守护“无名氏”
“滴、滴、滴……”入夜,345病房发出呼叫。陈微闻声赶去,呼叫的病人是“无名氏”47床。
护士很少准时下班。作为脑外科护士,陈微已习惯了日夜与“无名氏”病人相伴。这些病人大多是在路边、出租房被人发现身体有恙,经急诊送过来的。
“每年总有3至4位这样的病人被送来,他们联系不到家人,孤身在外,甚至有些人连名字都记不起,生活起居均由护理人员照顾。”
47床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住在病房已有3年。他指了指咽喉,皱了皱眉。
“咽喉疼?药是否已吃?”陈微轻声询问。
他点了点头,做了喝水的动作。时间长了,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陈微和她的同事们便知晓病人的意愿。
陈微喂他喝水,而他却看着自己的室友。隔壁床,46床病人一侧肢体偏瘫,正在看电视,看到高兴处,笑出声来。
47床便笑了,陈微也笑。病房里,很温馨。
与病人笑容一样珍贵的,是一张名为“天使的怀抱”照片,入选“重症的100个瞬间·全国十佳”评比。照片里是重症科护士洪微微,怀里拥着一位三四个月大的女婴。
去年12月,这名女婴因感冒引起感染性休克,被送进重症病房。在陌生的环境,宝贝失去父母的陪伴,便失去了安全感。
“她哭闹不停,可能是出于母爱,我就泡了奶粉,过去一边抱着哄,一边喂。”洪微微家里也有个孩子,9岁多。
或许是“母亲”怀抱太温暖,女婴哭声渐止,自己抱着奶瓶,慢慢吸吮着奶水。
同事张冠男抓拍下了这一幕。“ICU看似冰冷,但‘天使’的怀抱会一直温暖守护着病人。”张冠男感慨。